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青海省60年鼠疫流行病学特征
唐新元, 王梅, 陈洪舰, 李红英, 蔡佳作, 何多龙, 崔百忠
摘要321)      PDF (1879KB)(1095)   
目的 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平台,分析青海省鼠疫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态势,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青海省鼠疫防治C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1954-2017年青海省鼠疫疫源县的分布、发病情况和地理环境因素制作专题地图并进行叠加分析,按照时间和空间将动物鼠疫和人间鼠疫流行病学进行分类汇总和统计分析。 结果 青海省存在喜马拉雅旱獭鼠疫和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2种类型,自1954年至今60年来,喜马拉雅旱獭自然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连年发生,人间鼠疫除14个年份未发生外,其余年份均有人间鼠疫病例报告,共发生人间鼠疫疫情198起,发病468例,死亡240例,病死率为51.28%。青海省有30个县存在动物鼠疫流行,但主要分布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同德县,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天峻县、德令哈、格尔木市和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称多、治多、囊谦、曲麻莱县及果洛藏族自治州的5州12个县(市、区)。鼠疫流行季节为每年的5-10月,鼠疫菌株分离高峰期为7-9月。 结论 60年间青海省动物鼠疫及人间鼠疫流行自21世纪50-90年代末缓慢下降,从2000年以来至今有回升趋势。
2018, 29 (6): 604-608.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18.06.013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蚤类名录
岳春录, 王梅, 赵忠智, 李亚楠, 王雪, 米宝玉, 罗军, 魏绍振, 魏有文, 杨宁, 郑谊
摘要247)      PDF (3017KB)(700)   

通过对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监测工作中收集的蚤类按科、属、种类别进行归类整理成蚤类名录,共记述了蚤类88种(亚种),隶属于6科29属,同时采用地图形式描述其地区分布,其中共和县44种(亚种),兴海县45种(亚种),贵南县50种(亚种),贵德县18种(亚种),同德县19种(亚种)。蚤类名录及地区分布图便于自然疫源性疾病等传染病预防工作的开展,也对当地蚤类相关资料的积累有一定意义。

2015, 26 (6): 611-616.    doi: 10.11853/j.issn.1003.4692.2015.06.019
链霉素单独和联合环丙沙星治疗鼠疫的疗效比较
唐新元, 王梅, 田富彰, 张爱萍, 冯建萍, 魏荣杰, 赵忠智, 于守鸿, 王祖郧, 王虎
摘要374)      PDF (345KB)(783)   

目的 通过对以往青海地区链霉素治疗鼠疫病例单独和联合使用抗生素疗效的比较和分析,探索合理使用新型抗生素治疗鼠疫病例的新方法。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以往鼠疫病例,以年龄、病型、链霉素总用量、链霉素治疗时间为指标,对链霉素单独和联合应用治疗鼠疫病例的疗效进行比较和分析。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有关统计学分析。结果 链霉素单独和联合应用治疗腺鼠疫,在链霉素总用量和治疗时间上有差别,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肺鼠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链霉素与环丙沙星联合应用治疗腺鼠疫时,可以降低链霉素的用量和缩短治疗时间;但治疗肺鼠疫时,链霉素的用量和缩短治疗时间无明显差异。

2015, 26 (3): 317-319.    doi: 10.11853/j.issn.1003.4692.2015.03.026
青海省鼠疫疫源地分布特征的研究
王梅, 唐新元, 王祖郧, 陈洪舰, 张爱萍, 冯建萍, 赵忠智, 靳娟, 徐倩, 田富彰
摘要399)      PDF (873KB)(772)   

目的 研究青海省鼠疫疫源地的分布特征及人间鼠疫流行态势。方法 利用青海省鼠疫防治地理信息系统, 对青海省33个疫源县进行建库及制图。结果 通过系统的查询检索和制图功能, 显示青海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范围, 主要集中在黄南州、果洛州、玉树州、海西州、海北州、海南州及西宁市和海东地区的33个县(区)。结论 青海省鼠疫防治地理信息系统直观地显示了青海省鼠疫疫源地及人间鼠疫的分布特征, 为制定相应的鼠疫防治策略提供了技术支持。

2015, 26 (2): 194-195.    doi: 10.11853/j.issn.1003.4692.2015.02.023
豚鼠感染鼠疫菌脏器的病理改变
赵忠智, 于守鸿, 张爱萍, 党占翠, 王梅, 郑谊, 熊浩明, 于志敏, 赵海龙, 王祖郧
摘要296)      PDF (3009KB)(729)   

目的 探讨豚鼠感染鼠疫菌主要实质性脏器的病理改变。方法 强毒鼠疫菌25 cfu/ml感染成体实验豚鼠鼠蹊部皮下。病死豚鼠立即取材,未病死豚鼠14 d分别处死并取材。取肝、脾、肺、肾及心等实质性脏器分离培养鼠疫菌,并制作病理切片观察病理改变。结果 感染鼠疫菌的实验豚鼠肝、脾、肺、肾及心脏均分离出鼠疫菌;其组织巨检均有明显病理变化,镜检除心脏外均有明显的病理变化,呈炎性细胞增多,充血、出血、部分坏死等急性炎症变化。结论 强毒鼠疫菌引起实验豚鼠急性炎症反应,豚鼠肝、脾、肺、肾、心等实质性脏器的病理变化显著。

2015, 26 (1): 84-85.    doi: 10.11853/j.issn.1003.4692.2015.01.023
青海省海南州2007-2012年鼠疫流行监测分析
赵忠智, 魏荣杰, 张爱萍, 杨永海, 张珊瑚, 王梅, 鲁青, 郑谊, 慕有, 王祖郧
摘要250)      PDF (866KB)(583)   

目的 分析青海省海南州鼠疫的流行特征,探讨其鼠疫流行态势,为今后鼠疫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海南州是国家级鼠疫监测点,按照《全国鼠疫监测方案》开展监测工作,收集、汇总2007-2012年海南州境内的鼠疫监测数据和人间鼠疫疫情资料,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09年发现3份阳性犬血清,2010年发现4份旱獭阳性血清和1份沙狐阳性血清,滴度最高达到1:20 480。海南州动物鼠疫一直在流行;兴海县于首次发现鼠疫60年后的2009年再次暴发人间肺鼠疫,说明该地区动物间鼠疫传播给人的风险较大。结论 海南州动物间鼠疫处于活跃状态,人间鼠疫防控态势非常严峻。

2014, 25 (6): 569-571.    doi: 10.11853/j.issn.1003.4692.2014.06.023
青海省海南州2007-2012年鼠疫流行监测分析
赵忠智,魏荣杰,张爱萍,杨永海,张珊瑚,王梅,鲁青,郑谊,慕有,王祖郧
摘要216)      PDF (322KB)(519)   
目的 分析青海省海南州鼠疫的流行特征,探讨其鼠疫流行态势,为今后鼠疫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海南州是国家级鼠疫监测点,按照《全国鼠疫监测方案》开展监测工作,收集、汇总2007-2012年海南州境内的鼠疫监测数据和人间鼠疫疫情资料,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07、2009年发现3份阳性犬血清,2010年发现4份旱獭阳性血清和1份沙狐阳性血清,滴度最高达到1∶20 480。海南州动物鼠疫一直在流行;兴海县于首次发现鼠疫60年后的2009年再次暴发人间肺鼠疫,说明该地区动物间鼠疫传播给人的风险较大。 结论 海南州动物间鼠疫处于活跃状态,人间鼠疫防控态势非常严峻。
2014, 25 (6): 569-571.    doi: 10.11853/j.issn.1003.4692.2014.06.023
3种检测方法在携带鼠疫噬菌体现场样本中的联合应用
李存香,祁芝珍,王丽,于守鸿,谢辉,王梅,熊浩明
摘要335)      PDF (317KB)(850)   
2014, 25 (1): 82-82.    doi: 10.11853/j.issn.1003.4692.2014.01.025
鼠疫菌素抗体检测方法的应用研究
王梅, 唐新元, 张爱萍, 梁莹, 于守鸿, 杨永海, 俞东征, 海荣
摘要375)      PDF (1203KB)(802)   

目的 检测宿主动物血清中鼠疫菌素(Pesticin,Pst)抗体,探究Pst作为鼠疫抗体检测诊断试剂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重组Pst和鼠疫F1抗体间接ELISA法,对351份不同来源的鼠疫宿主动物血清样本进行检测。结果 在鼠疫感染的宿主动物体内可以检测到Pst抗体,Pst抗体水平随着F1抗体水平的升高而明显升高,鼠疫患者血清中20个月时ELISA检测A值为0.438,Pst抗体维持在可检出水平。结论 Pst抗体检测方法可以与传统鼠疫F1 抗体检测相结合,使鼠疫抗体检测方法更具可靠性。

2013, 24 (3): 200-203.
鼠疫噬菌体研究概述
王梅, 海荣
摘要1192)      PDF (930KB)(1179)   

鼠疫噬菌体是一种特异性很强的鼠疫耶尔森菌(Yersinia pestis,鼠疫菌)的细菌病毒,一直被用来进行鼠疫病原体的鉴定。鼠疫噬菌体的早期研究主要以如何在自然界分离、生物学特性、诊断和治疗鼠疫,近年来,随着微生物基因组和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揭示了鼠疫噬菌体在鼠疫菌进化过程中所发生的作用。现就鼠疫噬菌体的研究进展,尤其是基因组的结构、与宿主菌在致病和免疫相关研究做一些介绍,为研发新型分子生物学技术和鼠疫治疗药物提供帮助。

2011, 22 (3): 297-300.
山东省汉坦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张晓梅1,宋绍霞1,翟文济1,王梅1,李小娟1,王志强1,李德新2,张全福2
摘要1350)      PDF (514KB)(970)   

【摘要】 目的 探讨山东省汉坦病毒(HV)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核苷酸序列测定技术,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监测点的阳性鼠肺标本进行目的基因扩增并测序,与国内外的HV毒株进行同源性分析及系统发生树分析。结果 有15份标本扩增出汉城(SEO)型S、M片段,对其中10份扩增片段进行序列分析认为均为SEO 型HV,S片段之间的同源性≥96.3%,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JN5?153S和DY1S除外)≥96.8%;M 片段之间及与山东省以往分离的ZB8同源性≥97.5%,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6%~100%。结论 近年来山东省流行的HV仍以SEO 型S3亚型为主。同一地区或地理位置相邻的地区病毒基因组同源性较高,具有明显的地区聚集性,基因型别较为稳定。

2009, 20 (5): 457-460.
毛毕吸虫中间宿主椎实螺的种类、感染情况及繁殖节律研究
盛似春1;张明群1;秦志辉2;王梅3
摘要969)      PDF (113KB)(763)   
目的 探讨淮河水系毛毕吸虫中间宿主椎实螺种类、感染情况及繁殖节律。方法2002年6月至2003年5月,在安徽省淮南市郊淮河水系支流窑河、高塘湖、焦岗湖和花家湖,现场采集椎实螺进行饲养、观察,用直接压片法镜检尾蚴,以滴瓶遮光法收集尾蚴,并用其感染雏鸭和人体皮肤,以被感染雏鸭分离虫卵、成虫。结果椭圆萝卜螺和耳萝卜螺是生活在该地区毛毕吸虫的中间宿主,其自然感染率分别为0.51%和0.65%。螺体内尾蚴检出率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以7月份最高(0.87%、0.81%),其次为6月份(0.60%、0.65%),4~5月及8~10月分别波动于0.06%~0.21%、0.07%~0.26%之间,检出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 2 =32.78,P<0.001;χ 2 =26.73, P<0.001)。两种螺均在2月中旬出土活动,至10月底渐潜入泥土越冬,在一年内可繁殖3代。结论椭圆萝卜螺和耳萝卜螺在淮河水系广泛分布、活动时间长,是毛毕吸虫尾蚴性皮炎在该水系流行的主要中间宿主,这为进一步控制和消灭这一中间宿主提供了相关资料。
淡色库蚊越冬过程中体重、含水量及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动态变化
苏天运*; 王梅英; 王仲文; 苏寿汦; 叶炳辉
摘要1155)      PDF (1022KB)(655)   
郑州地区淡色库蚊越冬过程中,10~12月份单个蚊虫体重显著增加,以后逐渐下降。体液系数在11~1月份显著降低,以后明显升高。单个蚊虫及血淋巴内脂、蛋白及碳水化合物的动态变化,揭示了越冬过程中蚊虫体内代谢物质的蓄积与消耗过程。花蜜糖定性试验提示,越冬前期(9~10月份)蚊虫摄取大鼠植物糖类。本文结合蚊虫越冬的生理生态学,对上述指标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讨论。